以机制创新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的探索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中远海运散运深刻认识党业融合保障企业战略落地的重要意义,深刻剖析党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构建“党建—战略”双解码机制,使党的领导在企业中得到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为全球航运变局下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远海运散运深化党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远海运散运由隶属原中远集团的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隶属原中海集团的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2016年6月在广州成立,是中远海运集团航运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
重组成立以来,中远海运散运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建领航”作为重大课题,聚焦“领什么、怎么领、效果怎么样”,把“党业融合”作为党建领航具体化的重要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中远海运散运目前拥有一支1700余人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一支超过1.25万人的船员队伍。公司党委下设7个党委、8个党总支,管理340个党支部,其中,陆岸党支部61个、船舶党支部279个;陆岸党员1012人、船员党员2705人。公司及多个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连续8年获评中远海运集团“钻石团队”。
几年来,中远海运散运船队规模从成立之初的控制运力370艘、3400万载重吨发展到目前超500艘、5300万载重吨,持续保持干散货船队规模全球第一,有力保障了铁矿石、粮食、铝土矿、煤炭等国家重要物资运输安全。
二、中远海运散运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如何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保障企业战略落实落地,是中远海运散运党委层面面临的主要挑战。
挑战一:如何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战略实施效能,落实国家安全战略。
中远海运散运的对策: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完善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着力破解思想认知与战略执行“温差”、党的领导与战略决策“偏差”、资源配置与战略需求“错位”三重矛盾,确保国家安全战略精准高效落地。
一是坚持理论铸魂,确保思想认知与战略执行同频共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4年以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24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保障国家重要物资运输安全的新使命新定位,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打造理论学习阵地,在中远海运集团系统内首创举办“新思想 新使命 新航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纪实展”,并开展专题研讨,确保对国家战略的认知和执行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解决改革发展难题的成效。
二是创新融合机制,确保党的领导与战略决策有机统一。积极将党的创新理论充分运用到大国船队建设实践中去,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构建党业融合具体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数字化、视觉化的“六化”模式,创新海内海外联动、岸基船舶联动、系统内外联动、专职与兼职联动的“四个联动”工作机制,创建党建领航综合指挥平台,以数智化手段实现党建工作穿透式管理,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系统贯通。公司党委坚决践行“两个一以贯之”,在涉及保障国家重要资源运输安全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上,科学制定决策,合力推进落实,实现治理结构融合、领导体制融合、决策机制融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确保资源配置与战略需求精准匹配。不断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施经营船管职能一体化改革,提升经营创效、成本管控和本质安全能力。优化分部营销职能,建立总部与分部业务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海外网点短期交流等机制,深入实施“大客户经理制”,推动市场开发向纵深拓展。建立对标市场考核机制,增设并兑现承运国有重要资源特别奖励,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船队运力结构,打出“投资自建+长期租赁+市场租赁”组合拳,保障国家重要资源运输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挑战二:如何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链协同硬支撑,落实国家通道建设战略。
中远海运散运的对策:始终坚持文化领航,将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尤其在海外工作中更加注重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着力破解文化赋能“表面化”、责任落实“割裂化”、价值创造“低效化”三大症结,以文化纽带带动产业链协同效能转化,推动国家通道建设战略落实。
一是构建职责使命共同体,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中远海运散运与产业链上下游重要客户、兄弟单位、港航单位肩负着建设国家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共同使命,携手打造“理念相通、任务相通、责任相通”的发展共同体。加强联学共建,邀请合作伙伴700多人次参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纪实展,凝聚产业链整体发展共识,持续深化协同合作。邀请中铝物流到曹妃甸港参观公司3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作业情况,体验特色航海文化,深化责任共识。在与中铝、国电投等客户抱团出海开拓西非矿产资源运输通道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丝路同舟”的16字新时代益丰精神,激励鼓舞了海内外员工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二是打造高品质服务文化,实现全球客户合作共赢。中远海运散运坚持客户至上的企业价值观,打造了“为您远航”的服务文化。创新“专项定制运力”的业务模式,为矿产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定制VLOC规模达18艘、688万载重吨,货运量突破1.5亿吨,同时实现自身经营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通过为南美、大洋洲等地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赢得客户信赖,取得了南美粮食、西澳铁矿石等货运量的新突破。
挑战三:如何推动传统航运模式向新质生产力跃迁,落实科技兴企战略。
中远海运散运的对策:认真贯彻落实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的重要要求,锚定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着力突破创新动能“转化难”、创新人才“储备少”、技术应用“滞后多”三大壁垒,加快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兴企战略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以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大讨论,切实增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担当。成立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工作委员会,聚焦打造“规模领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的大国船队愿景,加速推进创新动能转化。在业内率先设计建造2艘325K甲醇双燃料动力矿砂船和8艘“甲醇+氨”燃料双READY散货船;长期租入50多艘多用途粮食船,实现船队更新迭代、结构优化;创建“All in AI”数智品牌,快速应用DeepSeek,打造干散货航运细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企业。
二是聚焦人才培育,打造新质人才高地。积极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育体系。突出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实施“5·20”人才工程,建立航运经营、船舶安全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管理、党群工作5支共百人的专业人才库。开展“远海A/B/C”系列培训,成立干散货供应链青年研究院,提升青年业务骨干的战略、产业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重点任务成立柔性组织,培养更多具有数字化思维能力的全程供应链专业人才。
三是引领技术攻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数字化供应链和智能航运建设等前沿课题,成立跨部门、跨单位的项目小组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加大GSBN电子提单的推广使用,应用客户数量不断增加、货量超630万吨;开发E-BULK平台,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视化、可追溯,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定制化服务;实施“AI+100”专项行动,开发“商务防损智能助手”等适用不同业务场景的AI智能产品,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向交通运输部申报立项沿海干散货水路运输电子运单3项行业标准,贡献企业数智力量。所属振华航科与宝武集团欧冶云商联合打造钢铁行业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在2025年春节期间首航上线运行,成为央企合作数字化解决方案运营标杆案例。
挑战四:如何推动党建与安全环保责任体系深度融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远海运散运的对策:坚持把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构建“党建+安全环保”双轮驱动体系,着力破解安全责任“悬空化”、环保治理“形式化”、风险识别“延迟化”三大痛点,深化ESG履责实践,为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致力本质安全。建立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实施安全生产直接降档,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全面推进航标系统平台和船舶能效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提升船舶安全运营效率,保持防海盗、防抗台风成功率100%,船舶PSC检查无缺陷通过率达85%以上。针对镍矿、铝矾土、甲板货等特殊货载运输,建立事前研判、事中监控和事后复盘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实现安全与效益双赢。
二是强化理念落地,打造绿色航运。践行环保理念,与中石化中海燃供开展以“党建领航绿色发展,融合赋能降本提质”为主题的党建共建活动,围绕航运业脱碳减排和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履约应对措施等进行深入研讨,加快推进绿色生物燃油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公司宝宁岭轮在广州港成功加注300吨B24生物燃料油,开创了我国境内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生物燃料油加注的先河。
三是强化培训引导,赋能可持续发展。将践行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纳入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加强宣贯引导和业务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提升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建立“党员安全责任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环保先锋岗”等机制,引导员工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保障企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对国有企业深化党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远海运散运创新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契合新时代国有企业新担当新使命、具有航运企业鲜明特色的党业融合发展新路子,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首要在于强化政治统领。中远海运散运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通过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领航工作体系,将党的领导全方位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相互促进。这充分说明,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统领,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二是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核心在于明确价值导向。中远海运散运强调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党务部门的职责,更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坚持只有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发展战略落实落地,树立全面评价导向。在推动党业融合发展实践中,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共识不断深化,基层基础持续夯实,融合成果日益丰硕,“党建基础好,领航成效更要好”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充分说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这是中远海运集团党建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贯穿了党业融合的价值追求,指明了强基固本的方法路径,是对国有企业党建规律认识的新深化、新表达。
三是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关键在于坚持守正创新。中远海运散运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构建党业融合“六化”模式和“四个联动”实施路径,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新载体、新平台,重点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通道建设、重大改革和重点项目攻坚、推进产业链党建等重大任务,深化党建“融”工程,广泛开展党支部立项攻坚,深入实施党建“融”品牌建设,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党组织工作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企业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战略落地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这充分说明,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深化融合成效。
四是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根本在于激发内生动力。中远海运散运坚持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充分激发每个员工的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着力打造一支有思想、会思考,有担当、能成事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突出业绩贡献,建立对标市场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这充分说明,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纵深推进,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面临着深刻调整,必然对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产生深刻影响。深化党业融合,必须践行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激发党员和干部职工内生动力作为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文化引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与效率。
五是深化党业融合保障战略落地,支撑在于完善责任体系。中远海运散运构建了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奖惩分明、考核到位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坚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层层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持续深化党业融合,将党的领导贯通战略执行全过程,为推进企业战略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这充分说明,责任不举,事业不兴。抓党建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
作者: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 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