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10-80795268 15652026368

中央政治局会议10个关键词解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去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提到: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显然,会议对明年经济和政策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没有变化,但是调子偏积极,会议有诸多新的提法。特别是进一步阐释了稳和进的关系,以进促稳似乎成了主调。现在,对会议提出的10个重大问题进行回答。

一、怎样理解“经济回升向好”?

会议对总体形势判断是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表现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从经济运行看,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是一波三折的恢复,总体处于疫后恢复态势,在服务业持续恢复的带动下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下行压力加大、三季度持续回升,完成全年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二、为什么仍需“巩固和增强”?

会议也指出今年经济恢复一波三折,仍需巩固和增强。这因为经济恢复的非均衡性,当前经济是结构性恢复而非全面恢复,主要是靠服务业、高端制造带动,但是房地产、金融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等仍受到一些冲击。当前经济恢复是不稳定的,因为内生动能不足,表现在消费、制造业投资恢复不足,民间投资仍是负增长。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中美经济矛盾将导致经济运行的波动加大。

三、为什么提出“以进促稳”?

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是进的前提,而稳定经济环境的取得也需要积极进取的政策支撑,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继续发力并优化的房地产政策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辩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进是方向,进是目标。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动能;不稳难言进,有进才更稳。既要抓好抓实“稳”的基础,坚决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为实现“进”的目标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要主动为“进”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更加坚实、更有活力的“稳”。把该稳的坚决稳住,该进的积极进取,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使稳和进良性互动。这是中央发展思路的重大变化 。明年预计能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主要动能将是服务业、高端制造和基建投资。进的政策促进稳的形势和稳的预期。同时,要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做好新旧动能接续,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四、怎样“以进促稳”?

本次会议诸多新的提法回答了“以进促稳”“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等。明年重点八项工作:

1.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4.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5.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6.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7.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8.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财政政策怎样“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政策基调与去年大致相当,一方面保持积极的态势,即加力以支持扩大总需求、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另一方面又提出了“适度”和“提质增效”“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也就是说要根据经济社会需要来实施,不搞大水漫灌,积极的财政仍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积极,避免大幅提高财政风险,让财政更可持续。

“提质增效”是近年来财政政策在加力之外的重要目标,这是由当前财政形势紧平衡决定的,越是收支矛盾加大,越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具体来看,明年的财政政策有必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发力: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调不变,2024年赤字率或有必要突破3%,赤字规模由中央占主导。二是财政政策以支出政策为主、减税降费等收入政策为辅,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推动财政政策逐步从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

六、为什么提出“先立后破”?

实际上,“先立后破”不是第一次被提及的工作方法论,这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我国长期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 “渐进试点”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方式。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过这个表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说这个话,是有事实根据的。

七、货币政策怎样做到“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会议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去年相比,中央对货币政策的要求,增加了“灵活适度”。一定要防止因大水漫灌、政策强刺激而产生新的风险。这方面,我国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是有教训的。当时启动了大力度的基建、房地产刺激计划,导致紧随而至的产能过剩、杠杆高企、房地产库存高企、房价暴涨加剧贫富分化并抬升制造业成本等,经济陷入极大困难。

预计将更重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而非信贷社融的增速。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降准降息均有空间,该降准降准,该降息降息,不要受到多政策目标的过多限制。

八、为什么强调政策的三个统筹?

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这要求明年宏观政策要有全局意识、系统观念,处理好需求端与供给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安全与可持续性三对关系,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形成合力,避免合成谬误。近年来,部分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统筹谋划,存在碎片化倾向,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协同发挥。部分非经济政策的紧缩效应,比如过去部分地区存在的一刀切的环保政策、拉闸限电、部分行业的调整等。

注意,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在2024年可能要发力。

九、为什么强调“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会议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提出这个问题是有背景的。近年来,主动引导预期的力度不够。部分受损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能力较强,民间传播效果强大,而官方衙门气太重,不会宣传。经济有亮点也有隐忧,积极回应和应对,才能真正打消公众疑虑,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同时,政策的解读要走在前面引导预期,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十、重点领域风险有哪些?

会议提出“防范化解风险”“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重大风险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银行领域。

一是继续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硬化地方债务约束,防止隐性债务化而不绝。二是化解房地产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近几年房企债务风险、期房烂尾风险、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持续低迷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止风险蔓延。近年来中小银行在发展经营过程中聚集了较多风险。2019年起,个别城商行、部分地区的村镇银行陆续爆发风险事件。

附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做好“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严管严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要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有效捍卫党的团结统一。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化源头治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重拳纠治“四风”顽疾,强化监督检查,严格纪律执行。要加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实现无缝监督、合力监督,提升监督效能。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年工作情况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

会议同意明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加大《条例》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不断提升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opyright©2018 北京华清创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 Serviced 京ICP备17069678号-1